山東泰西水泥有限公司社會責任報告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現代社會商品生產的社會化、專業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經濟全球化步伐的不斷加快,企業之間相互依賴的程度前所未有,社會信用的程度對經濟的影響日益加劇,企業的任何一個行為都不再是個體行為,它要求企業以“共贏”的思想來兼顧企業、員工、客戶、社區和環境的利益。一個企業既要為其投資者,即它的股東著想,也要為它所存在的國家、社會和消費者著想,更要為它企業內部的職工著想,只有實現了以上五元素的有機統一、和諧共贏,才能贏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企業永續經營、基業長青的目標。在這方面,山東泰西水泥有限公司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山東泰西水泥公司始建于1968年,其前身是國家二級企業、地方國營山東肥城市水泥廠,2004年初重組改制。公司改制以來,把“秉持領先技術,追求精良制造,倡導行業新風,服務客戶需求,推動上乘品質,保持市場信賴,振興民族工業,實現產業報國”作為公司的使命,致力于顧客滿意程度的最大化,致力于所有者權益的充分實現,致力于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成長,致力于造福社會做出更大貢獻。堅持遵紀守法、重諾守信,務求共創共贏,走出了一條由弱到強,規模擴張,跨越發展的成長之路,使公司由單一的水泥生產迅速發展成為集新型建材、房產開發、設備加工、物業管理、商砼攪拌、固廢處置等多門類、多產業于一體的集團化管理格局。
品牌發展 是泰西水泥公司高效發展的保障
泰西水泥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鄧來平經常講:“企業的發展靠品牌,品牌的背后是質量,質量是企業的生命,雖然米山牌水泥是叫得響的山東省名牌產品,但我們深知,品牌不是喊出來的,它是由質量鑄造的,要做好品牌,光喊口號不行,要把好質量這一關,必須要強化全員質量意識,突出管理者的責任,形成全員參與,齊抓共管,合力共為的濃厚氛圍”。
決策者的質量理念導向,為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設定了高壓線。他們把質量保證體系的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制定了“穩定質量求生存”的治廠方針,提出了“質量是企業生命”的要求,確立了“保質求信爭品牌,以‘五百’為目標,讓顧客滿意”的質量方針。嚴格按照國家ISO9000系列質量標準,建立健全從分廠、車間到班組一系列產品質量組織保證體系和從原材料進廠到產成品出廠各工序半成品質量檢驗保證體系。特別是投巨資建成的兩條新型干法回轉窯熟料生產線,實現了質量調控全過程自動化閉環自控,步入了節能、高效、環保的科學發展軌道。2006年,與同濟大學合作,建立了同濟大學水泥基材料研發實踐基地。2007年,建成泰安市企業技術中心,進一步提高了水泥產品的內在品質和性能。與此同時,公司嚴格實施崗位質量規范、質量責任以及相應的考核辦法,把半成品質量指標考核與員工工資獎金嚴格掛鉤,使廣大員工樹立起強烈的質量責任意識。
打造優質的品牌,塑造企業良好的社會信譽,是泰西水泥公司的不懈追求目標。建廠五十多年來,公司始終堅持“誠信經營,質量為本,客戶至上,一流服務”的營銷宗旨,把提供優質服務作為產品質量的一種延伸。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廣泛開展用戶回訪制度,把用戶要求作為工作調整的第一要務,以其過硬的產品質量和優質的售后服務,泰西水泥在南水北調穿黃工程、青蘭高速、國電山東石橫發電廠、濟南長清大學城、泰安萬達廣場等眾多國家和省市級重點項目電廠、高速公路、大跨度橋梁、高層建筑和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泰西水泥在連續十五年順利通過國家質量體系檢驗驗收的同時,被授予“全國質量過硬重點推廣優秀生產企業”、首批“環渤海地區建材行業AAA誠信企業”、“山東省質量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消費者滿意單位”、“國家免檢產品”、“山東省名牌產品”和“山東省著名商標”等稱號,被山東省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泰東高速公路項目部評為“優秀供應商”。
低碳發展 是泰西水泥公司綠色發展的途徑
節能、低碳、綠色、環保,既是新時代國家對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企業自身轉方式、調結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泰西水泥公司在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同時,將節能減排、循環經濟、保護環境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積極開展清潔生產和能源管理體系建設,承擔社會責任,發展循環經濟,著力打造綠色生產企業。
在節能管理上,公司依靠科技進步,不斷加大資金投入,使先進的技術成果轉化為有效的生產力。投資5000多萬元建設的純低溫余熱發電站,既把余熱充分利用轉化為發電的熱能,又解決了公司30%的用電。與燃煤電廠對比,每年節約標煤1.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4萬噸,二氧化硫排放128噸,氮氧化物排放112噸,最大限度的實現了節能減排。
公司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分別與同濟大學、濟南大學等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進行產、學、研合作,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實際技術問題,提高肥城及周邊地區煤矸石、粉煤灰、脫硫石膏、轉爐渣、鐵礦尾渣等工業固體廢料的利用率,全年固廢摻加量達到35%以上。既降低了生產水泥時的能源和資源消耗,又減少了氮氧化物等廢氣的排放,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豐收。公司各項能源消耗指標均達到較好水平,2014年初通過了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成為水泥行業較早實現認證的企業。
在廢水利用和環境保護上,投資200多萬元完成了生產廢水回用工程,年節約新鮮水近20萬立方米,生產生活廢水經過氧化處理后全部回用,實現了工業廢水零排放。投資1000多萬元,在兩條旋窯生產線上實施了脫硝工程,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粉塵排放全部優于國家標準要求,為打造碧水藍天,建設美麗肥城做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泰西水泥公司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創新驅動,率先實施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綠色低碳發展。2018年4月,與青島東正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8500萬元合作建設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危險廢棄物項目。依托泰西水泥日產4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配套處置固廢10萬噸/年,2019年7月投產運行。是山東省首批投入運行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固體廢物企業,也是泰安市第一個利用旋窯協同處置固廢的項目,投產后,不僅助力泰安市、乃至全省的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得到無害化終端處置,而且變廢為寶,實現了資源化利用,真正成為城市的凈化器、政府的好幫手,實現水泥企業發展與城市生態文明建設互促互進、互惠共融。公司先后被評為“山東省建材工業重點行業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十佳典范企業”“山東省清潔生產先進單位”“山東省循環經濟示范單位”“泰安市節能先進企業”“肥城市污染物減排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和諧發展 是泰西水泥公司穩健發展的源泉
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靈魂,實踐證明,一個沒有文化的企業是做不強,做不大的,就會從根本上失去發展的目標性、方向性、戰略性,失去立足于現代市場競爭的前瞻性、能動性和適應性,永遠不會長成參天大樹,“利益共享、互惠雙贏”這是黨委書記、董事長鄧來平對公司企業文化內涵的定位。為提高員工素質,適應公司快速發展,正確引導員工更新觀念、更新知識、不斷增強全體員工的自律自強和技能適崗意識。公司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企業文化活動,通過雙崗爭創、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創新創效等爭先創優活動,緩解了員工緊張的工作和思想壓力,激發了員工爭先比先、崗位奉獻的意識。每逢重大節日舉辦的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使員工在自娛自樂中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團隊凝聚力。與此同時,公司十分重視員工自身價值的實現和全面發展的要求,通過演講答辯,綜合考察等形式,對所有管理崗位都實行公開競聘,努力為員工創造學習提高,鍛煉成才的條件和機遇,為員工展示自己,提升自己搭建平臺,為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追求的員工提供平等的競爭機會和發展機遇。在先后選派十多名中高層管理人員到清華大學總裁班培訓學習的同時,又邀請同濟大學的教授、院長來公司授課指導、解疑釋惑。每年都安排勞動模范、優秀員工先后去泰國、韓國、北京、南京、上海、杭州、西安、廈門、港澳臺等地旅游學習,每年都有新旅途,每年都有新期待。特別是2014年在經濟形勢困難,企業效益大幅下滑的形勢下,泰西水泥公司仍然組織管理明星、優秀銷售工作者到韓國旅游學習,以實際行動兌現了讓員工工作在泰西水泥有自豪感、生活在泰西水泥有幸福感的諾言。
泰西水泥公司通過開展經營管理、專業技術、操作技能三支人才隊伍建設,設置更多的發展通道,讓員工擁有更多的機會、空間和舞臺,讓員工在企業得到的不僅是工資獎金,還有施展本領的舞臺,實現價值的機會,拓展人生的空間,使員工從思想上、感情上、心理上適應現代企業需求,形成與公司榮辱與共,互惠雙贏的新式關系,從而提煉出了企業精神、治廠方針、管理理念、管理宗旨、敬業信念、行為準則、質量方針、安全理念、行動指南、工作作風等一整套企業文化價值理念體系,形成了“機制活、干勁大、人氣旺、后勁足”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勇于擔當 是泰西水泥公司健康發展的責任
泰西水泥公司董事長鄧來平認為:“一個優秀的企業所追求的目標不只是利潤,還應該有社會責任。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支持,回報社會,與環境、社會和諧共處,互利共贏,才能獲得永續發展。泰西水泥作為市屬支柱企業,更懂得知恩圖報。泰西水泥的輝煌,是國家、社會支持的結果,是全體員工團結拼搏換來的”。
泰西水泥公司在內抓管理、培強做大的同時,時刻牢記企業社會責任,為城鄉建設出力,將“中國夢”內化為“企業夢”。出資在新城桃花源社區鋪設了水泥路,在市區文化南路架設了路燈,亮化美化了城市。大力推進精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先后為桃園鎮屯頭村、澇洼村、老僧臺村、前魯村;王瓜店街道新鎮村、冉莊村、聶莊村、米山村;孫伯鎮大石橋村,王莊鎮李山頭村等出資造橋筑路、打井修渠、興修水利,造福于民。積極向抗震救災、助殘助教,慈善捐款及企業周邊村莊捐款捐物。自改制以來,泰西水泥公司先后向社會捐款捐物累計達680余萬元。疫情爆發以來,泰西水泥牢記企業社會責任,在全力抓好公司自身疫情防控的基礎上,不忘初心使命,堅持大局至上,積極奉獻愛心,向肥城市慈善總會捐款50萬元,向肥城市企業和企業家聯合會捐款10萬元,助力疫情防控,為抗擊疫情做出了應有貢獻。公司一系列增益社會、惠及員工的舉措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泰西水泥公司被評為“全國模范職工之家”、“扶殘助殘先進單位”、“首批山東省履行社會責任示范企業”、“新農村建設特別貢獻單位”、“扶貧攻堅先進企業”“抗擊新冠疫情先進集體”等稱號。
泰西水泥公司的成功實踐有力證明,社會和諧,企業有責,社會的和諧離不開企業,企業的發展也離不開社會。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起對企業利益相關者的責任,保護其權益,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企業的和諧共處,共創共贏。